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698260
【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摘编自《教师用书》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德先生”“赛先生”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运动这次由外交事件刺激所产生的群众运动,最初以青年学生为主。很快,发展为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

--摘编自《历史新声:中国基础青年历史学人》

材料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指出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主力前后发生的变化。概括“五四运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武装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总结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2-12-05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现代的留学史,从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

职业(职务)人数
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63
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28
经营商业8

注:从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120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均于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

——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疾呼:“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几乎可以阻碍着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舍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一时期,“以俄为师”,即向苏俄学习被视为留学生们的共同选择。

——摘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大钊》

材料三   19501963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其中,派往苏联8357人,东欧各国925人,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留学生的选派、培训到政治审查、专业选择、学习和生活费用、期满后回国的工作分配,均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从留学专业看,以1950年留苏的375人为例,理科35人,工科261人,农科9人,医科28人,文教10人,政法21人,财经11人。

——《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留学热潮是与哪一事件相关?并分析这一留学潮有什么历史意义?
(2)对比材料一,请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方向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此次留学运动的特点。
2022-10-20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百年的历程,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历史老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思维导图——呈现民族之殇】
(1)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③处填写出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内容。结合所学分析④⑤可知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任务二:【解读名言——传承民族精神】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的民族精神。

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


任务三:【释读史料——唤起民族觉醒】

材料一:此去西洋,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材料二: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阅读年代尺,时间轴上①②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哪一阶级挽救民族危机的探索?材料二中“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任务四:【感悟反思——践行民族复兴】
(4)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你有何感悟?
2024-01-01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