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人类文明的开端 > 古代亚非文明 > 古印度 > 种姓制度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0743038
“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种姓制度(     
A.使社会等级十分森严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造成社会的不公平D.高等种姓中人才众多
【知识点】 种姓制度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古代区域文明的成果,在具体内容上存在差异性。下图中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2-06更新 | 7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印度社会中能参战的人仅限于“刹帝利”,即武士阶层。其他人都未经训练,而且对作战也毫无兴趣,漠不关心。这说明他认为印度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种姓制度使社会缺少凝聚力B.印度人民不重视军事训练
C.游牧民族的骑兵力量强大D.印度武士阶层政治腐败
2022-02-19更新 | 20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印度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如果身处婆罗门阶层和身处刹帝利阶层的人结婚,孩子是刹帝利阶层;如果婆罗门阶层的人阶级和吠舍阶层的人结婚,子女属于吠舍阶层。这种规定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B.限制各种族之间的联系
C.保持各阶层的血统纯净D.明确儿童的抚养权归属
2022-08-16更新 | 3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