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0762164
北洋时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混乱时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暗中支持袁世凯,干涉革命,中央到各省政府既不能满足农民土地愿望,也苦于无税可收的捉襟见肘;加之派系林立,立宪派、旧官僚混迹其间;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也平息不了革命之后的政局震荡,美国、法国式革命道路践行失败。

——摘编自《章太炎政论选集》等

材料二:

农户19141918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19141918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19141918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19141919增加92万多人
军费19161918增加5000多万元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道路上所遭遇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1914—1918年中国怎样的社会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社会特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陈独秀及其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



(1)材料一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2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下面材料,完成如下问题。
栏目一:举步维艰——①

材料一



(1)结合图一、图二,指出栏目一中①处应是什么事件?此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该时期的口号是什么?
栏目二:昙花一现——戊戌变法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此次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栏目三:柳暗花明——辛亥革命

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4)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材料三说出他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栏目四:旭日东升——……运动

材料四: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

——陈独秀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陈独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为此掀起了哪一场运动?
2024-01-20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复兴之路》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会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三   事实证明,辛亥革命的坐标设定是世界的和现代化的,它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带来了巨大变化,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契机。由此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材料四   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三归纳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四中中国知识分子“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的运动是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段历程。请用一个主题概括这段历史。
2021-05-1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