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084039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


(1)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
(2)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领导了哪两次斗争?
(3)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些精神?
【知识点】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在1888年第一次上书失败后,他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读过私塾,14岁时赴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西方教育的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后来走上了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早期经历的相似之处。
(2)据材料和所学,分别回答康有为和孙中山各自的救国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康有为、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2023-12-11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酉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

(1)材料一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革命政党的纲领。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又被阐述为哪三大主义?
(2)材料二中指出孙中山“连续发动武装起义”,那么使清政府土崩瓦解的起义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3)材料三辛亥百年组歌高度赞扬了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其中的“民族丰碑”指的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那么辛亥革命有哪些历史功绩?
(4)据此分析,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为什么?
2023-10-31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

材料二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材料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法令,在解放区开展运动。

(1)阅读材料一、说出哪一政治纲领能够体现对百姓生存的关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课文,说出最早进行土地革命的是哪一根据地。
(3)阅读材料三、说出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和开展的运动。
(4)阅读材料四、说出解放战争颁布的土地法令、土地政策和开展的运动。
2024-01-14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