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0870790
以下资料反映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他是(       
他是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师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创立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死后,其思想被秦王嬴政所重用。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了治国办法和治国方法,提倡法治。与其思想相符的观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兼爱、非攻、尚贤”
C.“不尚贤,使民不争”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2020-08-01更新 | 3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下列各学派与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A.儒家——以德治国B.墨家——“兼爱”“非攻”
C.道家——无为而治D.法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21-04-12更新 | 10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强调以法治国,反对空谈仁义的思想家是
A.庄子B.孔子C.韩非子D.孟子
2019-12-30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