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0893837
民以食为天

材料一   北京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部分)

遗址地点

时代

地形地貌

考古成果(部分)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旧石器时代龙骨山山区打制石器,动物化石、朴树籽(朴树的果实)、灰烬、烧骨等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山河谷平原打制和磨制石器、石磨棒(谷物加工工具),火塘,陶器等;动物化石、朴树籽、炭化的粟和黍(早期栽培的遗存)
(1)依据材料一,仿照示例,说出东胡林人的饮食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东胡林人饮食状况改善的条件。
示例:北京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猎取动物和采摘野果,他们还会用火烧烤食物。

材料二   有证据显示,小麦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传到西域地区。到了先秦时代麦类作物已经开始在中原地区种植。西汉时期,旋转石磨在中原地区推广,改变了人们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单一的粒食传统,形成了粉食这一社会性的饮食习惯。旋转石磨的推广和小麦的规模性种植,为面食食物的正式出现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发酵技术成熟,至此面食食物正式在中国流行开来。

——摘编自惠萌《面食之路——中原和西域地区的面食文化交流》

(2)依据材料二说出西汉前后小麦食用方法的变化。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中国面食文化发展示意图”,分别说出①②处面食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   来自中国的茶叶早期在英国还属奢侈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的茶叶揉捻机、烘干机等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工与体力,成本也进一步下降。同时随着陶瓷生产的机械化,陶瓷茶具得到普及,为英国喝茶风气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条件。普通工人平均工作时间达10—15个小时,但是家庭晚餐后,手上捧上一杯热腾腾的红茶,幸福感悠然倍增。19世纪中期,伦敦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中心。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成为当时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郭斌《论“茶为国饮”与英国工业化的相互促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80年代,英国成为当时茶叶消费量最大国家的原因。
(4)学校计划进行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小型展览,综合以上材料,从历史的角度确定一个展览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单解释。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所示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材料二: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

序号内容
A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
B

灰烬层与烧骨


C

大量的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石头


D

大量的肿骨鹿鹿角化石


E北京人的下肢骨在尺寸、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方面都已和现代人相似

材料三: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农业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所以新石器时代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20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了远古人类北京人的生活遗址。根据考古发现,有学者绘制了《北京人生活想象图》,描绘了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材料一、二和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北京人的生活想象图》中的画面信息描述根据信息进行的推测或结论可以印证推测的考古发现(只填写字母)
很多北京人在一起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示例)A(示例)
有几个北京人背着动物尸体回来

有一个北京人正在用石头互相碰击

有两个北京人围在火堆旁烤火(烧烤动物)

北京人站着走路


(2)根据材料三,指出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根据材料二,文中“轩辕”指的是谁?“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场战争?列举传说中“轩辕”的两个发明?
2023-12-18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2)材料二中图一与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为何他们建造不同类型的房屋?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探究人类从“穴居而野处”到“居于宫室,以待风雨”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很多,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

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的第一段材料,观察下面示例:
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
请你根据这一思路,结合第二段、第三段的内容,完成有关发现和推论。
第二段:
发现:
推论:
第三段:
发现:
推论:
【图片中的历史】

(2)观察图1,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石器。所以我们说北京人生活在时代。
(3)图片2为北京人用火想象图,你能说出当时火的用途有哪些吗?
【史书中的历史】

材料二:“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4)根据材料二中“轩辕”指谁?根据材料二“轩辕”在几次战役中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以上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举出两例。
2022-09-22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