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0909988

材料一: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此。”

材料三: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


(1)材料一、二所述之事分别发生在哪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事件还进行了哪些活动?(举两例即可)
(2)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天国城破”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法国大作家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炬…………”     


(3)联军的暴行发生在什么事件当中?暴行指什么?在此次战争中,什么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4)“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对应史实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搜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变为暴力反洋运动。

﹣﹣《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欺凌与侮辱”的两例史实。清朝统治者“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是谁?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
(2)据材料二,“政治改制运动”和“暴力反洋运动”分别是什么事件?两次事件的结局如何?
(3)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
2023-03-04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4年3月8日至16日,珍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圆明园国宝——四大兽首在“保利大都会”销售中心展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圆明园兽首走了一百多年的回家路,人们终将有幸一睹国宝风采。


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四大兽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2)材料二中说俄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什么?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17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大家积极参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 “历史解释” 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哪一国家挑起“这场战争”?他们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 《爱国三字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 “开香港”“失台湾”的条约名称。指出“圆明园”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毁?

材料四   他们提出 “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按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4)材料四中 “扶清灭洋”是哪一运动的口号?依据材料概括这场运动的性质。
2024-05-06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