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 题号:20939131
近代列强侵华罪行罄竹难书。某班同学开展以“列强侵华的罪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探究一 数字记录罪行】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英国“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中英鸦片战争( )
B.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列强直接割占了香港( )
【探究二 图片控诉罪行】

材料二 1894年11月,日军侵入旅顺,数日之内血腥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约两万人,制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屠杀惨案。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2)图中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之中?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场景的认识。
【探究三 漫画揭示罪行】

材料三 下图是1898年法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周围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没有美国的原因,并说说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
【探究四 感悟烛照未来】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中国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城市:繁荣、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气势恢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名片。

材料一:

①韩愈:“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②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③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1)以上诗句描述了唐都长安的风貌,其中反映布局规整的是______;反映人口众多的是______;反映民族文化交融的是______。(将以上诗句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材料二:

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绢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肉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

——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2)依据材料二,说出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
【近代上海】

近代上海历经沧桑,发生了巨大变迁。

材料三:近代上海大事记(节选)

①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1845年,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租界:近代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

③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

④1883年,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公司开始运营。

⑤1903年,革命志士邹容在上海写成《革命军》,呼吁民主革命。


(3)近代上海既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用大事记中的史实说明以上观点。
体现“列强侵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体现“近代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当代深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速度”令世界瞩目。

材料四:

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

——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公布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毗邻港澳,国际交流便利。1979年以后,很多香港和海外华商怀有报效乡梓,参与祖国建设的愿望,率先来大陆投资。

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在政治上,西欧受苏联威胁,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稳定力量;在经济上,西欧各国正处于萧条时期,产品、资本过剩,急于找出路。

——摘编自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


(4)依据以上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五:2000年12月,国际“花园城市”评委会宣布,深圳经济特区荣获最大规模级城市“花园城市”称号。这是当时惟一涉及城市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的国际竞赛。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的一次国际认证。


(5)深圳既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深圳速度”,又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8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加剧对中国侵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最后把它付诸一炬。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图一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图二是谁?他在哪一战争中英勇牺牲?请说出这场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名称及内容。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4)材料三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2021-10-29更新 | 11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也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材料二   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几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材料三   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至少举出三例)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部文件中的内容?这部文件有何局限性?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2020-09-19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