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9 题号:2100989
意大利、法国、德国是欧洲的三个重要国家,三国在近代以来的不同阶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丁                  伏尔泰               马克思
材料二: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法国 雨果
(1)材料一的三位人物是这三个国家历史上对人类发展进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伟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都产生过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成果,请写出这三种思想成果。
(2)一战前这三个国家分道扬镳,分别组成了不同的侵略集团。材料二中“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是什么?
(3)“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悍然在欧洲发动战争、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以该国为核心组成的军事集团名称。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意大利人”、“我是法国人”、 “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与这一现象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在高等教育之中奉行的教学与科研、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以及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成为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办学的普遍模式。大学成为人才的摇篮,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使得德国创新成就不断,顺势占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地位。德国人很注重创新,英美等国家的科技成果经常被德国人充分利用,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德国实现了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转变为应用方向的改变,实现了更具有实操性的科学技术发展。

材料二 德国首相皮洛夫1897年在议会宣称:“让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其他民族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求自己也取得阳光下一席地盘。”


(1)据材料一指出德国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对德国发展的认识?
2020-02-07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

材料二这是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三下表是20世纪初的一次重大战争的损失情况统计



(1)材料一中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哪次重大战争?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结局如何?结合材料三,说说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又给我们什么警示?
2019-10-21更新 | 2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和科技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革命的影响

史料1: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很多国家遍地开花,新发明、新创造的涌现和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更是给一些工业革命起步晚的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德国就是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优异表现,在19世纪末超越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马克班《世界文明史》

史料2:“……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拥有舰队,是愚蠢的。…此为英国所无懈可击的德国的惟一的弱点,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使我们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贸易)纠纷,而英国在不久以后一定要宣告我们在海上是完全无能的。……”

——摘自德皇威廉致德国首相电文(1896年)

(1)请举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成就。
(2)根据史料2和所学知识,请写出英、德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德国采取了哪些政策?

材料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史料1:1929年10月23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急转直下;24日凌晨,一些银行家在摩根公司开会商讨对策;29日,最糟糕的时刻终于来临;股市狂跌,一天内抛售1640万股,达到创纪录水平。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直言:“宛如地裂天崩,到了世界末日”。

——何顺国《美国史通论》

史料2: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决定以武力占据东北三省,作为其侵略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第一步,把东北三省变成它向北进攻苏联的跳板,向南进攻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的基地。日本把这一侵略计划称之为“满蒙的积极政策”。客观上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加速了这一政策的实施。

——岳思平《侵华日军序列沿革》

(3)史料1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美国和日本为摆脱经济大萧条采取的对策有何不同?任选美国和日本一个国家,说明所采取对策产生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