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中华民国的创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29 题号:21016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2014九年级·重庆·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8]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八年级(3)班的同学以“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了总结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回放】

材料一:“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活动(列举两个即可)。
【知识辩论】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情感升华】
(4)通过上述材料和知识辩论,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019-09-11更新 | 39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1010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
…………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1912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材料五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六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影响。
(3)材料五所示文件颁布于哪一年?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哪一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该运动还有哪些代表人物,请你再举一人。
2022-11-15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积极引进西方文明成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活动。某校九年级三班同学以“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收”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经济嫁接]

材料一




(1)指出洋务运动“嫁接”工业革命的表现,依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嫁接”。
[政治效仿]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图C,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列举1912年的中华民国对美国共和政体的效仿。你是如何看待图D中“悲惨的失败”这一观点的?
[中国模式]

材料四中国经济是“国”与“民"相互支撑的经济,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成功缓解了计划经济缺动力、市场经济缺情义、福利经济缺效率的问题,空前调动了全国工商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带来了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使小农中国的工业化得以高度推进。

——摘自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优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2021-06-08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