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043480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梁峰《从现代化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   知识精英也是通过不断反思失败的教训来寻找新路的。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忽然使人们发现,我们学习的西方的东西都是表层的、肤浅的,西方的制度是建立在其身后的文化渊源之上的,而中国文化、中国的国民性是我们建立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大障碍,唯有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改造,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学习西方运动热潮的终结》

(1)材料一中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功绩持什么态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列举材料二中“知识精英”的一位代表人物,并说明他们是如何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的?
(3)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

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二: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提示填写空格。

梁启超的分期史学界的观点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学习西方的      洋务运动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学习西方的      新文化运动

(3)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先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017-12-09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梳理历史,提升能力。

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中,涌现出大批的仁人志士,他们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为宣传民族民主革命,陈天华撰写了哪两部著作?
(2)因被歹徒告密而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的女革命党人是谁?

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中“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该组织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911年10月10日,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4)材料中赞扬了近代史上的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5)为戮此民贼,蔡锷等人在哪里发动了什么战争?
2023-12-12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5年春,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一“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并说明这场运动的进步作用。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举人们“群情激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024-01-18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