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东晋与南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1067336
六年级某班同学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多次活动,邀你参与。
【活动一:朝代更替】

材料一: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示意图》



活动二:人口流动】

材料二:《晋书》记载: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唾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活动三:民族交融】

图4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材料三: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读图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指出图中A、B、C所代表的三个政权名称。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哪一现象?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和汉化改革。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马匹,作为六畜之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马匹的饲养与贸易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大量的考古发现,我国在5000年前的商朝,作为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已经有了成熟的养马技术。

材料二   马作为北方民族最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与军事武力,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北周模仿周代官制建立了自己的马政机构,北魏还提高了太仆卿(掌管皇帝的舆马和马政)之职的品级。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队的主力仍为骑兵,作战时动用相当多的军马参战。六朝之地属于传统的少马地区,为与北方各政权抗衡,也很注重马政,江左政权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种种手段扩充马匹。

材料三   古代各政权拥有马匹情况(部分)

时间马匹存栏情况材料出处
东周齐桓公“从车三百乘,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晏子春秋》
“(秦国)战车万乘(一乘四匹马)……天下之雄国也。”《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西汉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平准书》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母马)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最早关于养马技术的记录,可能出现在哪些文字载体上?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养马业得到空前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仿照示例,选择西汉时期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观点,论述)
【示例】

观点:战马的数量是衡量古代军事实力的重要依据。

论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齐桓公通过管仲改革,实力大增,战马众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了春秋首霸。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国力大为增强,战马过万,骑兵居七国之首,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024-01-13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融、交往、交流、江南得到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局分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示中②代表的政权名称。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经济发展】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指出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多家……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民族交融】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狱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4)根据材料四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些举措?
2022-01-31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南朝青瓷莲花尊中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有“青瓷之王”之美称   

图2     北朝持杆秤的商人       

图3   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备受书法家们的推崇,被视为魏碑的代表作

材料二   东晋时晋元帝下诏在徐淮二州种三麦,南朝时宋文帝下诏在徐、衮、豫、扬各州种麦,麦类作物种植区域进一步向长江中游拓展。

——摘编自刘精诚《空前的融合》

材料三   即使在这个可怕的动乱时代,华夏文明也在一边引进新的胡族性元素,一边切实地前进,变得更加丰富而深邃。在动乱当中,它的文明圈反而膨胀起来,形成了东亚文明世界。这个时代鲜明地展现出了华夏文明的柔软与坚韧。

——摘编自[日]川胜义雄《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张图片说明其反映的时代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小麦种植范围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加以说明。
2023-12-20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