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15 题号:21086733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被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

①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请将材料一中的条约内容与下列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正确对应(填序号即可)。

材料二:洋务派人士上书清政府奏折摘编:“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

——李鸿章

“洋机器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益民生自用。”

——李鸿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材料三: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据材料三,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材料四: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4)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史的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艺回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同志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1)从材料一中可以体会到林则徐的哪一精神?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做出了哪一“利国家”的行动?

材料二


图一 签订《南京条约》场景

表一   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税率统计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减少百分比

棉花(担)

24.19

5.56

77.02

棉纱(担)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匹)

29.93

6.95

76.78


(2)简述图一事件与表一反映的情形之间的因染联系。

材料三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粘住清王朝。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取得领土”方面,这些国家获得了哪些侵略利益?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023-11-28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次遭到西方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李鸿章全集》

材料三: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材料四:面对中国民众焚毁教堂,攻击教士、教民的行为,列强一方面敦促清政府予以镇压,另一方面派军队到中国进行干涉,且不顾清政府的态度,强行进军中国。


(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2)为了让“西人即可敛手”,中国的洋务派们采用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3)依据所学知识,列举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损失的事例(一例即可);并说明甲午战后中国“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的具体做法。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5)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中国近代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2023-11-18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
1843年《虎门条约》
1844年《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教科书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


(1)材料一是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说出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背景。
(2)材料二中英国官员的话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上述条约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个目的?(任选一个条约的内容说明)
(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上述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2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