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11688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历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移《国史大纲》

材料二   到了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年间,统治者担心多元思想文化的存在不利于社会政局的稳定,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并决定“立太学,置明师”,着手兴办官学。从此,以学术思想活跃、办学各具特色的中国私学,被统治者设定了框架,把儒学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并按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设立不同的教育层次,进行分阶段教学。

——《中国私学的发展与反思》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在这个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开始突破儒学占统治地位的官学教育传统,讲授玄学、佛学、道教、科技常识等,开始重视启蒙读物和传统教材的编辑,规范教学内容。

——《私学的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他”在教育中的贡献,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在教育上的措施。
(3)据材料三,总结出私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化、制度、思想等各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起源】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1)请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此文字的发现有何意义?

【制度的创新】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思想的光辉】

材料三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3)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精髓的传承】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18-11-19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据材料一说明鼎在我国古代的用途,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指山这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4)请根据材料四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
2020-05-01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认识历史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指的是谁?图一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统治时期,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巩固了一个怎样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当时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都被活埋。

材料三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统治者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著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


(2)结合所学史实,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图二和图三两位帝王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皇帝在政治方面分别采用什么制度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2019-11-07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