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117398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不仅维系着人类的往昔,而且是驶向未来的摆渡船。

北京大学简史
1898正式创办,名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为办学方针
19001902遭到破坏,一度停办
1903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和进士馆,同时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格致(理科)、农、工、商、医八科
19161919蔡元培任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任职或任教
19381945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设5个学院、26个系,坚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整理自百度百科


根据材料一、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①、③处内容概括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并分别简述②处遭到停办和⑤处迁往昆明的原因。
(2)根据④处的史实分析这一时期的北京大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下表材料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8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9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3)阅读材料二、材料二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19361213日三份报纸对同一新闻的报道



(4)材料三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三份报纸对该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开展的这场运动作简要评价。(至少答出2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指出康有为和李鸿章在向西方学习的认识上有何异同
2020-06-26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为“学习外国利器”,该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2)材料二中的“变法”发生在哪一年?是指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指什么?该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2020-01-06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现代化(近
代化)则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