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1319344
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建立一个近代化国家而进行不懈地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权乃公理,宪法实良图。此是因时药,真为救国谟(谟:计谋,策略)。光明布宗旨,感激为驰驱。圣主犹无恙,苍苍意岂无。

——康文佩《康南海先生年谱续编》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料一中,“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作者对此事件持什么样的评价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康有为的主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己经实现”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扬和肯定过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干部。2014年3月,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高度赞颂曾献身于此的一位领导干部——“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 “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退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人民网

材料二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材料一中习近平高度赞颂的领导干部是谁?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心目中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英雄的事迹,
(2)在一百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前进历程中,总有一些闪亮的名字在历史的深处熠熠生辉。请你以“闪亮的名字”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书写认真,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4-04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烟台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无论大小各国皆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材料四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评述文献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民众的大联合(三)》(19198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月)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块界碑"?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人对“通商口岸”的看法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98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4)根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献的时代背景。
2022-12-26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探索,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某校八年级的同学以“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之路】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完成A、B处相应的填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标的原因。
【立宪之路】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图片人物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个派别?依据材料分析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变法中的相关法令。这次变法有何积极影响?
【共和之路】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铭《辛亥:摇晃的中国》


(3)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孙中山说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   为什么说“革命尚未成功”?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2022-12-02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