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132578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筚路蓝缕】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中国人被迫……学来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人学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方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一样新的东西”指的是哪一思想武器?
【披荆斩棘】

材料二



        图1   南昌起义雕塑                                        图2   胜利的曙光——井冈山会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所示两座雕塑所承载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及购买力统计

项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0117.5

——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及购买力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砥砺前行】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复杂的形势使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发生困惑。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邓小平视察南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国际上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上述党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描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见下图)



(1)材料一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掀起“‘自强’运动”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举两例即可)

材料三: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3)材料三中谭嗣同因为哪次变法而从容就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和体制”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建立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新知识分子”“唤醒国家及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2021-05-10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1)材料一所提到的是哪一事件的成果?
(2)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领导人是谁?
(3)这次革命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4)“这次革命有失败的一面”的含义是什么?
2019-11-17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孙中山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的主张是什么?任举一例材料一中为实现“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结合所学谈谈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运动有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人物为了救亡图存进行哪次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探索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人物为“医国”领导了辛亥革命,你知道今年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吗?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怎样的特点?
(6)结合近代化探索的学习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021-11-14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