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1363161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学会观察】
(1)汉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图1中的______(填字母),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由图2中______(填字母)转移到______(填字母)
【认真思考】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1和图2,二者在贸易理念上有什么不同?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图1和图2有着什么共同作用?
(3)图1和图2的史实分别被称为“交通大动脉”和“地理大发现”,分别写出在“大动脉”和“大发现”中做出首创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并说说你从中获得哪些精神营养?
【实践运用】
(4)纵观历史,放眼全球,根据图1和图2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影响,从世界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唐初以来,唐廷以积极的态度谋求和平的国际交往。唐代侨民极多,长安城有侨民10万余……就侨民所从事的职业来看,有僧侣、学者、画家、匠人、艺人、商人等。唐代外商们可以自由地“任于内地贸易”,几乎在各条路线上都可以看到外商们忙碌奔波的身影。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的理想,……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人物)出使西域为图A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商人们满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图A中①处 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欧洲的大秦;根据图B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
(3)我国自古以来注重经营对外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3-04-18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依据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反映的事件为历史上哪条道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这条道路的开通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2)请写出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由此反映出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图三反映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比图一、图二、图三回答,清朝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0-08-18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高级官员、册封当地首领等管理西域地方日常事务,有效地保证了西域各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西汉政府于何时设立西域都护?该机构的设置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外交往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四幅图,请你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乾隆皇帝为款待班禅六世,下令在避暑山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


(3)请认真阅读材料三,你从中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
2017-12-08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