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14138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李大钊部分革命活动

●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每周评论》成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材料二   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影响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摘编自张乾元《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1)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宣传新思想的方式。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阶级在这次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并说明“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图示,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分析材料三文字材料,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中国为了自强进行了一次什么尝试?
(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综上所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这些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说一说它的特点。
2023-10-28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写明:一、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3-11-05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

——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曾提出“打倒孔家店”。陈独秀说:“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李大钊指出:“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专制所雕塑之偶像权威也。”

材料三:如果说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的第一次新文化运动,那么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欧洲人的第二次新文化运动,两次新文化运动的目的都是通过社会文化土壤的自我改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的新一代欧洲人,再通过这一代新欧洲人来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新欧洲。

——摘编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请回答:
(1)试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并分析这一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两次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的相同影响。
(4)在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都能看到思想的强大威力,试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0-05-1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