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21465160
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材料四   (宋代)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最终在哪一朝代完成?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5)综上所述,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3-24八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粮食与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贞观十六,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没有丰收),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

——摘编自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   宋高宗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此外,丘陵、山地还种上了北方传入的粟、豆等。北宋从印度半岛引进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原产西域的西瓜在北方较多栽种,并传入南方。两宋时期,还有培育出豆芽和韭黄。

——摘编自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

材料四


      
(1)分别写出图1和图2农具的巧妙之处,并概括它们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景象?为达成这一盛世局面,他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人口猛增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023-09-29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隋唐到宋元时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完善与巩固加强的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放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选官用人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图片中展示的是唐太宗时期完善的哪一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赵普分析唐末以来天下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
(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一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对比有何变化趋势?
2023-05-01更新 | 1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签字署名)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行政制度?
(2)分析材料二中通判的作用。与此相配合,宋太祖还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元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此外,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上有哪些新突破?
2022-05-14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