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2148374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如下图。

图A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                                             图B                                                    图C
(1)材料一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方面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事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央视正在播出《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电视节目。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
【数风流人物】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请用与图1、图2、图3的三位共产党人有关的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邮票中的记忆】

(2)以上纪念邮票反映了我国建国后经济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请你分别写出三张邮票对应历史事件的影响。
【今日中国】

材料一:

农业总产量(亿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53.4
2013年96995.38895.9

材料二:1978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8.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里的许多人告别了拥挤的大杂院,搬进了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单元房。许多农村的情况也有明显好转,砖瓦房代替了土坯房和茅草房。在一些富裕农村,还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的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行积达到37平方米方来。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3)材料一、材料二所述内容均与哪一政策有关,请你概括这一政策的作用。
【启航新征程】
(4)你从以上学习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21-07-14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当时怎样的经济现状?党和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列举这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制度确立】

材料二:(见下图)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并指出这一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
【出现失误】

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些严重失误?这一失误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后来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失误是什么?
【拨乱反正】

材料四: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4)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性意义?
(5)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首先从农村开始,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央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以史为鉴】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4-04-02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1956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
(3)材料三出自那一部文献?其性质是什么?哪一机构通过的?
2018-07-2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