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1655924
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南京条约》签字

图二:天朝田亩制度

图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图四:解放军占领南京


(1)哪两幅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2)图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纲领为什么具有空想性?
(3)写出图三所示历史事件是哪一场革命的成果。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超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回顾历史,回答问题:
【侵略之船】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的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1)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是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强之船】

材料二“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1865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曾国藩赐名“黄鹄”。



(2)“黄鹄”号是洋务运动见证者。试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两例。说说为什么这场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英雄之船】

材料三   致远号巡洋舰



(3)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船。与这艘船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请概括说出他的英雄事迹。
【革命之船】

材料四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4)与南湖红船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井冈山上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延安中共七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胜利之船】

材料五   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图中这一历史时刻应该是哪一天?
【自强之船】

材料六   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载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6)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根据材料六,请你概括“红船精神”的内涵。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条约的签订?

(2)哪次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你认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给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2017-11-15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使当地的自然经济日遭破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求生计,或进入外资在华企业做工,或充当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及外国轮船海员,第一批产业工人由此诞生。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南京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有关?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提出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3)材料三中“革命派”所发起的政治运动取得哪些重要成果?(写出一条即可)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四: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编自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


(4)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要“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

材料五: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5)概括材料五中“第一个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率部渡襄河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时年49岁。在东渡襄河之前,给五十九军诸将领写了一封信:“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6)革命先烈张自忠将军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023-03-1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