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 南昌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165592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这首词描写的是哪次起义?

材料二:

图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四红军长征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中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图三反映出毛泽东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结合图四请你举出两例。

材料三:

图五:平型关大捷

图六:中共七大的召开

(4)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型关大捷带来的影响?写出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带来的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一条宝贵经验。

材料一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桂林日报》(1936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陕变事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共于变局中开新局,促成“陕变事起”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2021-07-30更新 | 6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军歌语

材料三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四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摘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井冈山上朱毛合”涉及的历史事件。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秋收暴动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三,概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兄弟同心,共御外侮”说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1-28更新 | 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变局中抉择,在自强中奋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
(3)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收获成功,自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里赢得未来,铸就了百年辉煌。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抉择·道路”为主题,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5-11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