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45 题号:21697484
16世纪初,西欧的一个大型呢绒工场拥有织机200架,工匠千余人,按照工序分为羊毛梳理工、纺纱工、织匠、剪绒匠和染匠等。这反映了当时(     
A.产品最终推向市场B.工场分工不断细化
C.使用蒸汽动力生产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知识点】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生机”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A.租地农场出现B.人文主义思想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D.“三角贸易”开始
2019-12-18更新 | 7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他雇佣的许多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用成品去经商。”材料描述的加工场所是
A.分散的手工工场B.集中的手工工场
C.分散的租地农场D.集中的租地农场
2020-02-07更新 | 5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商业资本的发展,促进市场的扩大B.工场手工业发展,劳动生产力显著提高
C.手工工场主和工场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D.货币地租的普遍推广,使自然经济瓦解
2022-10-0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