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784870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痛,知晓国家之痛,方能不忘国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中国历史》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中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有关?分析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呈现什么趋势?
(3)根据材料三、“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与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4)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重大历史事件推动历史发展

材料一   外国人通过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鸦片战争后的条约。这样说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最早,而且因为它为后来的种种延伸和续接准备了最初的前提。因此,随着第一组条约的产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可见的变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写出该条约的名称。结合所学,说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191110月湖北军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清帝退位诏书(局部)
(2)写出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说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材料三   五四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声援被捕学生
5月7日起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6月6日起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6月10日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对德和约上签字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前后阶段运动主力的变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2023-01-04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60年代,民族矛盾刺激下的内战双方对于时代命题似乎有着一种共识。大体这些就是1860年前后出现在中国的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内战双方”各自对象。
(2)1860年的“标界意义”在内战双方改革思想上具有共识的具体体现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胜利。这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峰回路转的过程。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和多难之后,中华民族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起来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指出材料二中“110年的屈辱和多难”中“110年”反映的时间。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的事业。
2020-04-07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难忘国耻】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同英国的战争”产生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沥血抗争】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代表农民阶级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至少两例)

【积极探索】

材料三: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救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022-03-16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