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走向战略进攻 > 挺进大别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89029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7年6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1、2、3、6四个纵队12万人,抢渡黄河,飞越陇海路、黄泛区,抢夺沙河、涡河、洪河,抢渡汝河、涡河、淮河,在敌人围追堵截中开辟出一条血路,千里直插大别山。

——纪检监察网•李业坤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略大决战的另外两场战役名称。你从材料三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6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
2023-07-02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纪念章是为纪念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所发行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从中我们也可以提取历史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一的纪念章是为纪念哪一军事行动吗?该军事行动有怎样的影响?
(2)图二、三、四分别纪念的是哪场战役?这三场战役的胜利有何共同历史意义?
(3)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图几的战役有关?此战中,哪座城市和平解放?
(4)图四所纪念的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5)图五反映的是哪场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2018-09-27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而今,又一座全新、庄严的“风雨同舟”主题雕塑在重庆和大家见面。雕塑矗立在陈列馆的序厅中间,采用玻璃钢仿铸造钢材质,以20世纪40年代重庆"特园”为史实背景,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领袖、知名人士等聚会重庆,共商国是的情景。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可他(蒋介石)没想到自己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呢?给他来个针锋相对,……紧紧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三:见下列图片。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聚会重庆,共商国是”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去重庆的目的是什么?“共商国是”的结果怎样?
(2)材料二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四幅图片各代表哪场战役?前三场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的“解放北平”和“渡江作战”分别发生于何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2020-05-07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