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 题号:219090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城争中奋勇当先。

材料二

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介绍(部分)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1)依据“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概括课程设置的特点。材料一中“幼童赴美”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创办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清政府决定挑选12012岁左右的学生,分4年派赴美国,每年30名。官方出钱派人到美国留学,最初竟然“无人愿去”!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组织官派赴美留学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最初竟然“无人愿去”。

材料二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部分留学生群体情况统计表”。

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留美幼童1872年起4批共120唐绍仪、詹天佑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刘步蟾
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年留日学生22000人以上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汪精卫、蒋介石、蔡锷、陈独秀、李烈钧、秋瑾
留学欧美学生辛亥革命前600人左右孙中山、孔祥熙、宋庆龄、顾维钧、蔡元培
民国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赴法勤工俭学1700名以上周恩来、蔡和森、李维汉、邓小平、陈毅
留苏学生1600名左右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叶挺、叶剑英、刘伯承

——摘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分别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信息,说明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2-06-16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严格意义上的留学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出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近代官派留学由此开端。

——摘编自《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主要情况统计表

高潮时期主要方向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光
绪年间
留日甲午战争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杰出代表有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陈独秀等。
民国初
五四前后
留美1909年至1937年,由清华选派了留美学生总计1971人,并带动了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等。
留法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
留苏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俄潮兴起,成为一种与大众留学不同的革命留学。杰出代表有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公费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导人。……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批幼童留学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高潮形成的背景。请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杰出代表中任选一位概括其对近现代历史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产生“留苏热”的原因,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的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推动留学教育发展的因素。
2024-04-26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校开展“找寻‘北大’的历史”实践探究活动。(共13分)
【历史传承】

材料一

历史背景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两国文书往来,俱以英文为准,“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为此,中国需选派学生学习英文。……逼迫清政府于京城设立相对应的外交机构或官员,直接展开“文移、会晤”等。

洋务运动过程中,恭亲王英许奏文称:“固思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现在上海、新江等处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功夫,即学习皮毛,仍无俾于实用(无法实用)。”

京师同文馆开设课程

1867年之前,它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以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同时也不抛弃汉文”。

1867年算学馆成立后,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物理、化学自然科学的总称。)


(1)依据材料一,说出京师同文馆在1867年前后所开设课程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中的历史背景,分别说明1867年前后,京师同文馆所开设课程的原因。

材料二

《奏定大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京师大学堂课程
科目专业备注
经学科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各科预科阶段均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
政法科政治、法律
文学科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农学、林学等
工科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科医学、药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时代背景。分析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史料检索】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之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材料三



(3)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材料三中可用于探究新文化运动的“一手史料”有_______(填写序号)
【参观实践】2019年在北大红楼举办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展览。

材料四

“五四事件”展厅
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队伍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为主的十三所高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①等口号,并火烧了赵家楼,导致32名学生被捕,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四事件”
“运动扩大”展厅
号召“大家救国”的漫画
在北京的影响下,全国很多城市纷纷响应,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6月,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②
“学生大逮捕”展厅
热烈欢迎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出狱
6月3日和4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爱国学生近千人。政府的高压政策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在全国“三罢”斗争,特别是以③为主力的罢工斗争之下,6月8日,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运动高潮”展厅
三个卖国贼照片
在全国爱国斗争的压力下,6月10日北洋政府免去了曹汝霖、张宗详,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拒签和约”展厅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中国代表
(图为顾维钧)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共同决定,不往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它的历史意义是④。

(4)结合所学,将材料四中划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2021-01-26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