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1917152
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富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摘编自吴玉章《吴玉章回记录》

材料二


材料三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


(1)根据材料一,简述五四运动后革命者开始关注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述1894年至1920年中国工人数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所反映的状况对中国共产党诞生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简述材料所述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红船精神”的内涵。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

——《邓小平文选》第1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第一次全面觉醒”的理解。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两例说明在革命历程中,中共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
(4)综合上述材料,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何启示?
2023-12-18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迥然不同,后期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   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什么旗帜?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2023-02-09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的生动范本,中国的领航者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焕发出蓬勃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摘录)

1918年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反对封建思想,介绍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1月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1919年在《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翻译并发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氏资本论释义》等译文。

1920年初,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会员人数一度达250多人。

1920年7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史》《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

自1918年到1921年7月,在各地发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等宣传社会主义的演讲十多次。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增购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外文刊物,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摘自舒悦《五四时期李大钊向青年学生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研究》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任写两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逻辑联系。
(3)据材料三回答,半殖民地中国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是什么?该阶级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请你谈一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不断发展,焕发蓬勃生命的原因有哪些?(任写两点)
2023-11-28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