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国民革命运动 > 北伐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210886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加伦等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

材料二   193612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尽管局势发展还有跌宕起伏,但历史潮流已经不可逆转地向着实行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阶段发展了。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院《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1945828日,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离开延安赴重庆谈判……当天下午,代表团飞抵重庆九龙坡机场。各民主党派及重庆各阶层人民热烈欢迎共产党代表们的到来。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中外舆论也盛赞此行,称颂毛泽东“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认为“毛泽东的到来,是民主中国的曙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概括北伐战争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及该方针提出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样解决西安事变对时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柳亚子称颂毛泽东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并指出这次谈判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历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两大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叫什么?在这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国共双方在国内开辟了哪两大战场?分别举出典型战役各一例。
(4)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场的世界地位如何?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
2024-01-18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是一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壮丽诗篇。某校历史研究学习小组以“革命历程*使命担当”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历史任务。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1)材料一的《国民革命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它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   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材料二中的诗词描述的战斗情形发生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开创者是谁?由此中共探索出来了怎样的一条道路?

材料三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材料三中的诗词描述了中共革命过程中的一次战略转移,结合所学说明中共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除了诗词中所说的巧渡金沙江之外,长征中还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请再列举一例。
2022-12-24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新青年》上发出一份通知,内容如下)

各级同学们(注:指各级党支部):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本校、少校(注:指共青团)同学及民族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罗国明《黄埔军校大传》

材料二(黄埔军校) 其推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并由此“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 ”。

材料三叶挺独立团除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外,其余主要干部,包括中共党组织领导成员,各级主官乃至连排长,绝大多数系黄埔军校教职员及前五期生充任。 叶挺独立团中的黄埔军校早期生、中共党员,在一系列武装斗争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率先垂范和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及影响。叶挺独立团开创的战斗作风、铁军精神和优良传统,对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军事骨干,其中许多人成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

——材料二、三均摘自陈予欢《黄埔军校与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

材料四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6月1日于陕北瓦窑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抗大”的前身)开学典礼时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力量。”

——《群众》影印本(第4卷第14期)

(1)据材料一概括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通知的发出处于哪一时期?

(2)据材料二,指出黄埔军校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叶挺独立团军官的主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叶挺独立团在北 伐战争中取得的战绩。你认为叶挺独立团有哪些“铁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毛泽东认为红大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完成哪些黄埔未完 成的任务?

2019-01-31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