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2114998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场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约?
(2)材料二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
(3)材料三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之后?李鸿章在慈禧的授意下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材料三:《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它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出现的情况是《马关条约》内容中的哪一条款导致的?
(3)最能证明“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的是《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
(4)中国在这几次对外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12-0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你是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实现“自强”的途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3-11-27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宁波、上海……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一中的五口通商还有哪两处?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交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列强在经济上侵华方式的变化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保;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依据材料三指出,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中国的两半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7-12-09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