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186160
2021年苏州工业突破40000亿,全年超越上海、深圳,正式问鼎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然而近代苏州工业的起步阶段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三年(1864年)初,江苏巡抚李鸿章将上海洋炮局移驻苏州,占用太平天国纳王府(今桃花坞大街89号原苏州电扇厂厂址),建立苏州洋炮局,该厂买下英国阿思本舰队"水上兵工厂”的部分机械设备,其中有蒸汽锅炉、化铁炉、铁水包、车床等,全部用来装备苏州洋炮局,初步摆脱手工操作而进入机器制作阶段,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苏州史纲》

从机器生产这一角度来讲,它对苏州乃至全国都具有经济发展的历史指向意义,它标志着苏州近代工业的诞生,为苏州传统经济的涅槃更新指明了突破的方向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洋炮局创立的政策原因。据材料指出该企业创办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1896-1910年苏州外商企业简况表

国别名称经营范围设在地成立时间
大东汽轮公司商店客货运输盘门外租界1896年
戴生昌汽轮公司商店洋货销售盘门外租界1896年
中欧丝有限公司商店客货运输盘门外租界1897年
麦兹逊茧灶公司洋货销售盘门外租界1897年

在苏州设立的外商企业(不含代理机构)计26家,其中日商企业计13家,属英商8家,美商2家,法、意、德各1家。

——苏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编:《苏州对外经济志》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苏州外商企业的经营范围。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企业兴起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   1896-1911年苏州近代企业部分企业(总数17家)

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创办人及资本来源创办时间
恒利丝厂(吴兴丝厂)缫丝黄宗宪、王驾六(私人集资)1896年
延昌永丝厂缫丝杨奎侯、康度西(华商集资)1900年
济泰纱厂棉纺织蒋伯言(私人独资)1905年
生生电灯公司电灯蒉梅贤、蒉敏伯(买办投资+钱庄合资)1907年
颐和罐食有限公司听装食品董楷生(招股集资)1907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苏州近代企业资本来源的主要途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苏州工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探析列强侵华】补全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缺内容,并指出下列条约中所涉及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2)【感受人民抗争】下列材料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背景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该条约”指的是什么?
18415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广大群众手持刀矛,勇猛冲杀,直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向四方炮台逃命。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骤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 000多人……
(3)【传承民族精神】根据表格中提示的信息,填充表格中相关内容。
抗争民族精神
人物:①事迹:19世纪70年代,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军成功收复新疆
事件:②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022-11-17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近代史承载着民族的苦难,仁人志士的探索,条约、制度、文件、法律则记录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摘录)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马关条约》(摘录)
①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编自《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


(1)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印记。结合材料一,归纳两则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并分别简述其“条款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该方案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梁启超在《时务报》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材料三所示报刊分别宣传了什么观点?归纳报刊杂志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选举、参政等自由……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由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投票决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2023-10-10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是往下沉沦的历史。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

——中国历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


(1)材料一评述的是哪一次战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禁烟运动与战争的关系。并分析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中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它们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些条约有关?据材料分析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呈现什么趋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开始”这一历史结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晚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2024-01-01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