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2277467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运河图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A.B.C.D.E.F的名称。
(3)谈谈大运河有什么历史作用?
【知识点】 大运河的开通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遗产?说明其影响。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二   

                                               《步辇图》
(2)和上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四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社会现象?材料四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三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4)材料四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观察图,材料一中所指的“一渠”指的是什么?它是那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这个“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你认同皮日休的观点吗?你觉得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8-02-14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 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材料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 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三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递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1)根据材料一,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局面的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请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26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