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22282050
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力量。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19世纪中叶后,中国就开始了酝酿筹办近代海军的历史活动。中国近代海军在创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各种特点。首先,中国创建发展近代海军并非出于自身在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和维护海洋权益、掌握制海权的需要,而是屡受外敌从海上入侵的刺激才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其次,从海军近代化的途径和目标来看,中国最大的特点是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海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军在创建过程中的特点。指出中国近代海军的筹建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八路军新四军这时(注:抗战初)数量虽小,质量却很高,只有它才能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它一旦开到抗日前线,和那里的广大人民相结合,其前途是无限的。人民是正确的,当我在这里做报告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已发展到了九十一万人,乡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了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它已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

——摘编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南昌起义(绘画)
(2)简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军问题并没有被列为重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作为任务和口号提了出来。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军事工作又被重新提到了全国工作之首,客观上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的军费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武器得到迅速更新和统一,并且军队还招收与培养一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现代化战争意识和经验的军事骨干。

——摘编自朱之江《论抗美援朝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指出材料三“跨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抗美援朝对我国军队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001年10月,教育部和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的通知》。2003年,我军创办了具有指挥管理特色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批熟悉信息化知识,智能、技能、体能合一的知识型士兵已经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崭露头角。

——摘编自许三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的创新发展与启示》



五大战区分布图
(4)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队建设取得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影响。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重要一步……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马洪林《戊戌变法研究百年回顾》

材料三   事实证明,辛亥革命的坐标设定是世界的和现代化的,它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带来巨大变化,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契机。由此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写出“自强运动”所指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该运动为实现“国防近代化”创办的工业。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戊戌变法”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辛亥革命先行者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目的。
2023-10-03更新 | 1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遗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某历史小组开展了“近代史迹寻踪”的考察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圆明园大水法遗迹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旧址


材料三   北京正义路2号旧照


正义路2号原为清朝的肃王府,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肃王府被纳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属地,肃王府为日本使馆、日本正金银行及日本兵营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北京市政府所在地。

材料四   谭嗣同故居


示例:谭嗣同,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注:介绍包括时间、事迹、评价(或影响)等内容。


(1)材料一遗迹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战争带来的惨痛遭遇?列举此次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例。
(2)材料二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这一事件的两个口号分别是什么?列举此事件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3)材料三《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中?这一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各地有很多名人故居,如林则徐故居、邓世昌故居、康有为故居、谭嗣同故居、陈独秀故居等等,请你仿照上图示例以《中国近代史先驱》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对另外四处故居主人加以介绍,并谈谈先驱精神对你的影响。要求语言流畅,史实准确,字数200字左右。
2022-12-07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族复兴一直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梦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中哪一阶层领导了洋务运动?在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在后期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二   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午一战”失败后中日之间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人追求“西学致强”时重点从哪一方面向西方学习?这一次的学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认识。
2023-10-12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