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223229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表现。

材料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2024·山东聊城·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图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中国产业工人:1894年约10万,辛亥革命前约50-60万,五四运动前约200万。
(1)写出发生在A处与B处之间体现近代化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外各一例)
(2)分析从C处、D处到E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出1919年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关系。
(4)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分析中国近代化道路始终与“救亡图存”相结合的原因。
2018-07-01更新 | 20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知行结合。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亲身体验、资料搜集、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华亭学校的同学来到北京,骑行打卡了以下路线。

(1)第一站是现北京大学的红楼,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在此你可以感受到京师大学堂创办时期(     
A.鸦片战争的烟云B.洋务运动的失败
C.百日维新的短暂D.抗日战争的艰辛

华亭学校的同学完成骑行红色路线后,参观了以下三处建筑。

(2)在养心殿,同学们看到一段历史场景的解说,请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
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下诏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

华亭学校的同学研学旅行从北京来到无锡,参观无锡一棉纺织集团(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申新三厂),了解其发展历史。

(3)华亭学校同学在无锡的研学主题是__________
(4)同学们通过研学旅行,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之路有了深刻的体验,请为此研学旅行撰写一份总结报告。
2024-03-15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4)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2020-07-13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