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 题号:2235266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份1953195419551956
农业总产值510535575610

材料二   


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1956年与1952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个体经济从71.8%下降为7%,私营经济从6.9%下降为0.1%,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三项合计比重从21.3%上升到92.9%。

——摘编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3—1956年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公私合营”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这一行业实行的哪一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给生产资料所有制带来的变化。从此,我国社会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和农民发生了重要变化。根据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图1和图3在影响上有怎样的共同点?
(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国经济有何消极影响?
2021-03-11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分析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这就影响了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材料三:1958年10月25日,山东房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根据材料一,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二出现的问题,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方式是什么?
(2)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进入了那个阶段?
(3)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2017-11-01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的史实,分别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大失误?

材料四 下图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0年后粮食人均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纵观建国以来的农村政策变革,你有何感悟?
2020-05-22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