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379697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危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新生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下表是1927-1937年间中国革命先后遭遇的危机。写出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危机的主要史实。
危机应对危机的主要史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共产党人进攻长沙等大城市的计划受到挫折
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损失惨重

材料一   通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中共领导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且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的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同时中共还在政治、思想理论上成熟起来,抗战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期间,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2)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的主要表现分析材料二并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主要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艰难严酷的环境中,能够从弱小并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依据材料一,写出A代表的历史事件。A为B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请写出B与C的关系。

材料二

他(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毛泽东)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一纪录片《苦难辉煌》

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事件,表明了我们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城市中心”式革命走向了“乡村中心”式革命,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的实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毛泽东开辟的“崭新道路”。依据材料,归纳这一道路的特点。

材料三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一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的历史背景。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写出你从以上三则材料获得的启示。
2020-10-26更新 | 1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指的是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在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下,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对尔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粟裕《激流归大海》


(2)材料二中“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2020-09-09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材料四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4)材料四所指的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是什么?
2023-03-27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