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430192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耕者有其田
【知识点】 土地改革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特D.土地改革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6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中。据统计,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材料描述的现象旨在说明(     
A.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B.生产资料公有制得以确立
C.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地摧毁了D.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2023-04-22更新 | 21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新中国成立后有农民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保证农民“这个梦想实现”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16-11-27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