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戚继光抗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5 题号:22486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
(2)说出“甲午一役”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倒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二中的人物?
(3)在清朝前期有一位帝王与他们一样抗击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国家主权,你知道他是谁吗?
2016-12-12更新 | 2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某班同学们围绕“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这一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素材,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解决。
(1)下图中A、B两条路线分别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两件事?并归纳这两个事件的共同影响。

(2)根据下面的图示,任选两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下面两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两位民族英雄?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①万众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凯歌》


②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

——《台湾通史》


(4)从图一到图二,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020-09-16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戚家军是一支既能陆战又能海战的两栖部队,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总结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首推是治军严格。戚氏军法让“乌合之众”在短时间里被训练成为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军队。戚家军拥有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从澳门铸炮厂引进的神威将军炮、小巧的虎尊炮、速射的弗朗基炮。戚继光发明的武器,现还在使用。在攻打倭寇占据的岛屿时,戚家军为了横渡滩涂,就将草席铺在泥泞的滩头上,采用类似滑雪板的滑贴,在泥涂上就能滑行如飞。戚家军曾用这种作战方式歼灭温岭倭寇,于是有了“戚家军骑泥马战倭寇”的传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并写出图二事件发生的时间。

材料三:

为保卫祖国碰土,他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萨。清军撒走后,沙依侵略军重新占领雅克萨。他再派军队围攻雅克萨。经过丰年战斗,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800多名入侵者仅利60多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他”是谁?该材料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其共同反映的主题。
2022-07-06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