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2248620
五四青年节是属于青春的节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让我们从历史镜头人手,回顾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1)以青年学生的斗争为主线,在下面给出的背景之后,依图续说五四运动:
一战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消息传来……
(要求:①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但不得全部照抄教材;②史实准确,语句通顺;③字数在200字以内。)
(2)从运动中,你能感悟到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知识点】 五四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他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1)材料一中创办《青年杂志》的是谁?文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除《新青年》外,还有哪里?

材料二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警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3)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后中国人寻求救国道路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3-01-16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三所述史事都发生在哪个世纪初期。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史事体现的两个学习主题。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事要完成的共同使命。
2024-06-03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并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及地点。说出学生口中的卖国贼(列举一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运动的主力。
(3)材料三中“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什么?
(4)依据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022-12-01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