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整顿经济秩序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 题号:2251679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3-24八年级下·湖南益阳·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频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怎样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历史事件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3-04-25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承担起了建设和管理国家的重任。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据统计1952与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值增长77.5%,年均增长21.1%,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经济依然十分落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我国的工业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国,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产经》杂志2018年第3期

材料二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人民日报》1949-1955年的部分社论

时间标题
1949年9月24日新纪元开始了——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1949年10月1日万岁,新中国!
1950年7月16日土改法带来幸福远景,关中农民无限喜悦
1950年11月6日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抗美援朝
1953年11月9日必须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个主题,请你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及以上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2023-05-16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面临危机】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稳定政权】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工业发展】

材料三   “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投资总额65亿元,1953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家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3万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哪一年,该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社会改造】

材料四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4)材料四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30更新 | 5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