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2725517
21世纪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

——傅莹《看世界》

材料二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国际秩序被打乱,新的国际秩序开始重构,一方面,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迄今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美国的综合实力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或力量中心。另一方面,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罗会均《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再探讨》

材料三   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确立了什么国际体系?此次会议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材料中“两大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21世纪,应建立怎样的大国关系?
2024·湖南岳阳·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定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1)从材料一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023-11-22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了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或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见了希望。但毕竟那时候的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权利。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瓢凉水浇下来。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瓢凉水浇下来”。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2)依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3)下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同一时期我国外交事业上还有哪些重要活动。这些重要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022-08-03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选填方框①②③④的内容(写文字),归纳时代线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