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933176
当今世界,能源发展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是五个方向,新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如应用于发电)。这五个方向是未来中美真正的竞争场所。

——摘编自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共享的时代,将是一个世界各国在创新领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时代。在集中优势力量,主要借助自身力量寻求技术创新突破的同时,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范围的新发展,及时跟踪其他国家的技术变革进展,快速学习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知识体系之中;需要大规模引进优秀人才,集聚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国的高端人才服务于我国的创新工作;需要搭建我国企业与国内外各类企业等组织的合作平台,在合作创新、共享创新成果中寻求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并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而采取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能源与发展”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213日,议会为威廉夫妇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不过,这个仪式与以往并不完全一样,议会代表哈利法克斯先向两位君王献上了王冠,随后议会又将精心炮制的一份“重要文件”呈递了上去。这份“重要文件”继承了《大宪章》精神,体现了英国社会悠久的自由主义传统,成为英国“新政体”的奠基性文件。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1763年,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机器,同时旁听了理论课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由于有了这种动力装置,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厂从18世纪80年代初的2家发展到1830年的99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铁路。1830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很快就成为兰开夏郡棉纺工业原料和工业品运输的交通动脉。18361837年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一个高潮,到1843年,大不列颠已有约2400千米的铁路通车。19世纪40年代,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二个高潮,到I860年英国铁路总长约14500千米,居欧洲首位。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威廉夫妇是在哪次政变后登上英国王位的?材料一中这份精心炮制的“重要文件”指的是哪一文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确立的“新政体”,并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广泛应用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并指出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的重要意义。
2022-11-28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机器时代的享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但这些巨大的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一一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上面材料,写出“机器时代”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成果。
(2)小史同学认为,机器时代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09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全球化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但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相伴而生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过一个类似的全球化时期……(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由于火车、汽车的发明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以更快、更便宜的价格进行更多的贸易……那次全球化的初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大英帝国的力量、英镑和海军。

——摘自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火车、汽车的发明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并分析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的大英帝国占支配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四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3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座谈会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选择”等议题进行讨论。


——财新网2020年3月16日报道


(4)为实现全球的合作共赢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进步,中国政府在多个国际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综合上述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现实意义?
2021-11-06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