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 题号:22942088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导。”张老师以“理论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阅读材料,分别简述两则材料所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1984年邓小平讲话


(2)观察下列书影图片,回答两部著作中所阐述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分别举出一例在其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3)根据下面时间轴,以“讲述理论创新·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A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B组同学以“图片中看历史”聚焦近代挽救中国的“名医”。请根据该小组的学习成果,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因为哪两个历史事件?说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B组同学所说下列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④思想疗法:
(3)B组同学图片中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写出他的姓名)并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4)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5)据《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C段中1945年发生的什么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并完整表述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2017-03-06更新 | 23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1)材料一中的“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遭遇大革命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很快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就在这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

——摘自《人民日报刊文:中共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


(2)“土地革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哪里点燃?开创出一种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天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3)


(3)材料三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且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舞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5)读材料五,指出图1所示军事行动的战略意义。图2所示是邓小平参与指挥的哪一战役?
(6)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2020-04-29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美、俄在世界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国关系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道路的借鉴】

材料一:“以俄为师”曾经代表了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潮……中国近现代社会革命与建设,在“以俄为师”中得到发展,也在“以俄为师”中经历挫折,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摘编自王垒《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戒”》

(1)举出20世纪20年代革命和50年代建设史实各一例,说明中国在“以俄为师”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以俄为师”中经历挫折后,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走出了怎样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政策的转变】

材料三:

(2)指出上图中A阶段,中、美、苏三国正式开始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的史实。由C到D阶段,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未来的选择】

材料三:新时期的中美俄关系不应该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三方应该一起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应该一起谋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我们认为三方完全可以通过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共同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共同承担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

——2017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问

(3)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中美俄三方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2019-06-06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