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9523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捍卫中华文明,从未停止过抗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有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爱国先驱,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新文化运动仍以资产阶级民主为救国方案,但在这些思潮发端地的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相当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加上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疑问。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爱国先驱“不懈探索”的史实名称。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疑问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新篇章”的含义。谈谈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抗争与探索给你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道路充满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布新而不除旧】

材料料一…让当时的满清上层社会胆战心惊的是,魏源在这本书中,还介绍了英美等国

民主制度,认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和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借鉴,正是如此,《海海国图志》在中国被打入了了冷宫。…与中国的情形很不不同,1851年年,一个偶然机会,《海国图志》传到了日本。…却让日本人如获至宝,在此后五年年间,《海国图志》的日文版本竟然出了二十几个,深刻的启发了日本人的近代意识。

——钟颍川谈历史

材料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请用史实证实材料一中,《海国图志》对中日两国带来的不不同影响。材料料二中“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什什么?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料三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材料料三代表哪一派别的主张?你是如何理理解康有为的“心法”和“政法”的?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材料四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1849年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据《辞海海》等整理理

材料料五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年反思》

(3)由材料料四可以看出,中华民国建立时,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无几。请写出当时西方一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材料五中“启蒙运动”是指何事?你如何理解它“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综合上述材料料,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认识。

2018-05-03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疲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三:义和团民谣:“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方式和目标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开明地主和农民奋起抗争与探索。结合所学说说他们在反抗侵略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2022-11-06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张继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的“器物层面”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材料二中“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是什么?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5)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么做?
2023-06-13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