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中华民国的创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7 题号:2301289
观察分析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退位诏书”是在哪一次革命之后颁布的?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革命后建立的新型国家叫什么?这个“新型国家”与被推翻的“旧政府”相比,“新”在哪里?
(2)材料二所反映的史实与哪个国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查理一世为什么会被处死?这个国家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通过对以上两段历史的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要求答出两个方面)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他们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们不懈的奋斗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二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化,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大总统誓词》

材料三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伍修权《我的历程》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当时我国出现什么状况?面对这种状况,清政府派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为中国近代史画卷增添了怎样的色彩?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元年”是公元哪一年?材料指出孙文所遵循的革命理想是什么?他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哪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次会议的内容?材料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哪些内容?
(4)综上所述,这些伟人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2-10-23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世纪,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带着屈辱、彷徨和困惑堕入近代社会。面对国家危亡,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努力也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 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一英国人的鸦片 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提到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哪次侵略战争?据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炮口下 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随后的100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千余。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自陈旭龍《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材料三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3)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面对危局,先进的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四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中的“拳匪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指什么?
2021-03-01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革命党人用鲜血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为革命而战,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在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部分)

起义时间1906年冬1907年1907年夏1911年4月
起义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孙中山、黄兴徐锡麟黄兴
起义名称       广西起义皖浙起义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起义名称补充完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2)材料二体现了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开始了。       


(3)材料三赞扬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革命?   

材料四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2020-11-29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