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0 题号:263020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外实力发展悬殊的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3) “三次灾难性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8年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世界潮流,遍览中国古代史,亦有很多对外交往的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   远洋航行的中外航行家

航海家项目郑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时间1405年—14331492年—15041495年—15241519年—1522
航海次数7431
航海船只413103174145
每次航海人数2.72.8万人901500未知270

材料四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体现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分别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2)据材料三,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
(3)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四说说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以古为鉴,谈谈你对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3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起步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四: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后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对国家发展的建议。
2022-09-2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宋代古船的出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当时被称为“世界考古珍闻”。泉州海交馆原馆长赞誉“它带着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做而来,使西方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文明之邦的航海历史”……经复原,这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船体分为13个隔舱,取材杉、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相当于唐代“陆上丝绸之路”700多头骆驼的总运量……经考证,宋船是由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沉船出土时有4700多斤未脱水的香料一并面世……


   
陈列于泉州开元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的宋代古沉船

——摘编自人民网《泉州湾宋代古船:见证古代中国的航海历史》

材料三   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子“一口逼商”局面。明清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3条航线;1784年,英国“中国鱼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开通……长期的商贸往来,使广东人培养出独立自信的意识,即使在完满屈辱的百年近代史里,广东人仍大胆提出“以爽制炎”“中体西用”“商战教园”等口号并付之于具体的行动,充分显示出粤人敢于融入海洋文明的魄力。广东商人往往对外向型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产品特别青睐,甚至投资于外向型手工业,从而促进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广东的市镇也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起来。贸易的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广东商人的大量出海贸易,不仅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国外,而且也把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中国来。

——摘编自杨久炎等《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对外交往对广东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3-06-15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