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5 题号:2649538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人物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朝代?
(2)仔细观察图2,说出该朝代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结合图2说明,假若你是当时的一位诸侯,你被封为诸侯的情况可能有哪几种?你的诸侯国的土地、奴隶和平民是怎样得来的?你在自己的诸侯国内如何做才能巩固你的统治?
(4)你对周天子应承担哪些义务?
【知识点】 夏商周的更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制起归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材料四:儒家恐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恐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羊图治的理论式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4)战国时期在治理国家方面,韩非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9-04-05更新 | 1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

材料二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的“公”和“天下为家”的“家”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封建”意为封邦建国,“藩”指的是诸侯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制度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平王”把都城东迁到哪里?历史上把这一王朝称为什么?“周室衰微”有何具体表现?(任答两点即可)。
(4)材料中“齐楚晋始大”时的国王分别是谁?
2021-12-08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

       《周初形势图》                                                     《春秋争霸形势图》


(1)材料一中的“禹”建立了哪一朝代?“家天下”这种局面开始于哪一人物?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的建立者是谁?周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
(4)材料四反映了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当时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如何评价这个时期的征战?
2021-10-2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