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0 题号:2961077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不断反抗求索的抗争史。梳理历史,提升能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中国近代社会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总结列出如下简表。
战争名称
条约
影 响
鸦片战争
A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B
C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未缺乏面对外国的侵略而赴汤蹈火、英勇抗争的仁人志士
某同学搜集到了以下图片和相关的两则材料,希望你与其合作。

材料二:图片一中的人物,在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坚守虎门炮台,昼夜督战,负伤数十处,终因寡不敌众,最后战死在炮台。
图片二中的人物。在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全舰官兵英勇杀敌。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后人评价他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表格中字母空白处的内容,并把答案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2)仔细观察分析后,写出图片和文字材料中表述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中的人物:                   
材料二中的人物:                   
(3)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你认为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将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想与同伴分享?
(4)中国人民取得的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次胜利的历史意义。
(5)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日本居然将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对此你怎
么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雨果愤怒地谴责英、法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

材料二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其斗争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4)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017-11-25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沉梦就此彻底粉碎。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在地球的某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的信》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一次战争?“列强”指的是其中的哪个国家?这场战争后中国陷入了怎样的社会?
(2)材料二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两个强盗”分别是谁?“夏宫”是指哪里?
(3)材料二中两个“强盗”分别以什么“事件”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抢劫?两个“强盗”发动此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1-03-22更新 | 1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的输入呈现什么趋势?
(2)英国把鸦片输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3)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鸦片的输入,中国人民作出了怎样的反映?
2015-05-22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