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32 题号:296716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材料二:从元朝统一中国,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内,经过元、明、清三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逐步完善起来,从先前的独尊帝师间接管辖的初阶段、“多封众建”间接管辖的承前启后阶段,到最终在涉藏大臣总览全藏的直接管辖,实现了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直接治理,使西藏地方同封建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更加全面和具体。
材料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1)材料一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材料一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写出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四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由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亮可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

——唐太宗

材料二   下图

图1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2   莫高窟中唐时期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摹本)

材料三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爽,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具,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袅。

———《元史》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2024-04-22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罢(废除)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职官制》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中一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 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此后“六部”向谁负责?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2021-07-08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北宋统治者的哪些措施间接导致了材料一中盟约的签订?
(3)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023-05-11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