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5 题号:2967310
读图说史
鸦片战争后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中国思想进步做出了贡献。结合图中的作品,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中的历史人物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
(3)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哪些进步的观点?
(4)图三中人物创办的刊物《新青年》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知识点】 近代化的探索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等人在借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领略了铁甲洋炮的厉害,也看到了世界在变。在李鸿章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材料三:工农武装割据,是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1)结合材料一,写出“李鸿章等人”为不“受制于西人”而发起的运动。写出一例此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2)材料二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工农武装割据”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写出他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4)结合以上各阶级的探索,谈谈你的感悟。
2023-10-31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各阶级与中国近代化”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二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点的一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

谭嗣同殉难图

孙中山领导的这一场解放运动,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澎湃。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次重大崛起。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材料四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出自哪一纲领?哪一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左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中的哪次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为什么“最后还是输了”?
(4)依据材料四回答,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不同阶级探索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024-02-06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渝铁路,原为清末倡议修建的川汉铁路成都至重庆段,因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而引发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统治结束。民国成立后,成渝铁路的建设被搁置了二十年。1932年,前四川督军周道刚和善后督办刘湘再度提倡修建,但因军阀混战,经费困难没有修成。1936年,国民政府通过国内集资和国外贷款在局部地段开工,后又因抗战爆发而停建。1947年,国民政府将成渝铁路收归国有,施工点多在重庆至内江段,工程时停时续,直到四川解放仍寸轨未铺。

——摘编自《四川省志·交通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前成渝铁路修建“时停时续”的主要原因。
2023-08-14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